兩電明年電費訂價仍在磋商

2023-10-31 00:00

港燈與中電合作「香港海上液化天然氣接收站」。
港燈與中電合作「香港海上液化天然氣接收站」。

由中電及港燈合作斥資80億元,在大嶼山南面索罟群島海域興建全港首個海上液化天然氣接收站,自今年7月投入工作,截至昨日已接收4艘液化天然氣運輸船合共約15萬立方米的液化天然氣。項目讓香港能夠以具競爭力的價格採購天然氣,相對用燃煤發電的碳排放可減半,至於會否加電費,兩電表示將於年底與政府協商,屆時再公布。

接收站約佔8公頃海面面積,長期停泊在旁邊的是浮式儲存再氣化裝置船「紫荊精神號」,長345米,闊55米,是全球最大,可將入口的液化天然氣氣化,經兩條海底輸氣管道,將天然氣分別輸送至中電龍鼓灘及港燈南丫發電廠。「紫荊精神號」儲到最多26.3萬立方米液化天然氣,用作發電,足夠150萬戶三人家庭兩個月使用。運輸船每月來一次,卸下液化天然氣。
輸送龍鼓灘南丫島發電廠

項目總監李德明表示,建造接收站期間波折重重,包括遇上疫情,需要轉換預製場;團隊需於上船前完成新冠疫苗接種及在酒店隔離。他續說,此項目是香港唯一海上工程項目,故在與政府討論及審批期間,沒有前車可鑑,幸得項目具社會責任,配合政府減碳排放的目標,終能順利進行。

他補充說,海上與陸地建造工作全然不同,海上工程需在陸上預製組件再運送到海上,至少半年前要確定預製場地。他形容,經6個月刻苦的國際投標工作後,終覓得中國海洋石油作承建商,讓其在青島的員工前往珠海預製場組件。不料投標後未夠2星期便迎來疫情,項目幾乎要全面叫停,幸好中海油當機立斷,改為使用青島預製場作組裝,項目才能按時進行。
工程師不停輪班 遇上恐怖季候風

中電資深工程師霍逸麗亦提及,最大挑戰為建設期間需觀察天氣,要淩晨3、4時起床準備工作。曾上工程船工作25日的港燈發電科維修部工程師陳泓懿坦言,曾擔心環境不適合女性留宿,如船上只有男更衣室,且大部分同事是男性,幸好有公司安排單人套房,最終解決問題。

港燈工程建設科項目工程師郭浩駿亦分享在船上生活一個半月的經歷。當時他建設「海底氣喉」時需與另一位工程師12小時不間斷輪班工作,期間更遇上季候風,「出現平時睇恐怖片咁櫃桶會自己開同閂。」他又分享,在建造接收站期間,新年及情人節只能在船上與家人通話。他說,「嗰陣只可以喺張紙上寫『情人節快樂』,貼喺牆上同女朋友視頻慶祝。」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